兩港人宿霧潛水溺斃 -- 2009-03-10
港人潛水熱點菲律賓宿霧,前日發生嚴重潛水事故,兩名港人喪命,一人受輕傷。兩名擁有資深潛水經驗的港人男女與友人於宿霧潛水,前日早上峨蘭哥島進行技術潛水時,男女下潛四十米後,卻未有在時限內返回水面,同行人士察覺後即進行搜索,最後發現他們昏迷浮於海中,兩人被送往醫院及搶救後不治。
不幸溺斃的兩名港人均為太平洋海洋活動中心會員,事發時該中心的潛水教練亦有同行。據悉死者均持有潛水教練牌,而男死者更持有潛水拯溺牌,三人均並非首次到當地潛水。兩名死者上周五偕潛水教練及另外三名友人,一行六人出發前往宿霧進行四天潛水旅遊,並透過本港潛水公司「潛水樂園」購買套票,入住當地勿丹島的潛水樂園度假村。
事發地點為菲律賓宿霧對開的峨蘭哥島,該地是菲律賓最大的候鳥集中地,海底有不少迷人景致,除了珊瑚及繽紛的魚類外,更有機會目睹長尾鯊游經。峨蘭哥島對開海域浪大且水流湍急,只適合資深潛水人士。
前日早上約11時,據悉當時天氣良好,香港潛水團一行6人租用小艇前往旅程的最後一站峨蘭哥島,進行需要較高技術的「技術潛水」。當時兩名死者一組,進行第一次下潛,雙雙潛入四十米以下海底,惟二人在半小時的限時後仍未返回水面,同行的潛水教練心感不妙,即跳進水中搜索,但未尋獲二人。不久二人即被發現在數米以外的海面載浮載沉,昏迷不醒,眾人即把他們救回岸上,再轉送當地醫院搶救,惜最後返魂乏術。
Source : Mingpao
|
潛水專家表示,在潛水時遇事的原因很多,如在計劃時已出現偏差、裝備或氣樽發生問題等,故不能推測是次意外起因。但他指每次下水前,當地導師必定向眾人講解當時水底的狀況、能見度以及可逗留的時間等,而潛水人士則應緊遵守則,避免發生意外。
技術潛水與一般休閒潛水的最大分別是,技術潛水立主要是潛至40米以下的海底,由於水深關係,潛水者需要配備不同氣樽(氧氣樽及氮氣樽),而上水前的減壓程序亦較複雜及需要較長時間。而技術潛水用循環水肺裝備,與一般開放式水肺亦不同。休閒潛水者由初級考至高級,需要有100小時下潛經驗,而技術潛水則再要多50小時下潛經驗,技術潛水主要是到達水深的地方探索,包括海底山洞、堡礁及沉船探索。